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 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 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 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
(1)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 结构多样化 (2)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3)合理布局工业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实行清洁生产,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 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 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重 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 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水源和煤炭促进化学工 莱茵、鲁尔 水源充沛 业发展 利珀河 水陆交通方便、 便于原料(铁矿)运入和产 便利的水陆交通 廉价 品运出 德国、西欧 刺激生产的规模和技术 广阔的市场 革新 工业发达
煤质好,埋藏浅,易开采,储量大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 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 吨,占全国的90%。大约可以开采450年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竞争激烈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铝合金.塑钢 )广泛使用
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 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煤藏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工厂林立, 城市栉比、人口稠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煤炭、钢铁、化学、机械 制造等工业,电力、石油提炼、电子、军火等工业亦占重要地位, 是以采煤、钢铁、机器制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是德国和西 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 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原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 过重大作用。 结合课本及材料: ①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分析鲁尔区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②从交通运输状况,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鲁尔区发展的社会经 济条件
布局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 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带,对传统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停\ 并转,煤炭、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 部
(1)合并煤炭、钢铁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原煤矿井数目多,生产规模小,带来的环境污染严 (2)调整工业布局:煤炭、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 部 重,且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56年以后 关闭大量的矿井,使生产矿井的数目大幅度下降,而每 (3)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汽车\电子\石 个矿井的生产规模却大幅度提高,大大减少了污染源, 油加工)和第三产业 对改善鲁尔区的总体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英国中部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京津唐地区 美国东北工业区 日本太平洋 沿岸工业带
由于科技进步、交通运输的改善和市场作用的 加强,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依次为煤炭区位——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铁矿区位——市场区位,临海型:意大利的塔兰 煤 4 2 0.75 托、 日本的福山 依靠临海区位优势发展钢铁工业, 铁矿石 2 1.8 1.3 成本低,竞争力强;在市场所在地和交通便利的 地区出现了新建的钢铁企业,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和污染治污费用低, 钢铁价格比鲁尔低低
1、资源枯竭,主导产业效益下降 2、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3、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4、大量职工收入低于人均水平,存在大量失业人口 5、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优 化产业结构 2、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1、完善政策体系,研究促进“资源枯 竭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 法制建设 2、积极推进原有企业的调整改造 3、大力发展替代产业,包括新兴产业 和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 业结构 4、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提高居民收 入 5、消除污染,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B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 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 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在图中填写德国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化学工业、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 机械制造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 力工业、化学工业的基础,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 返回菜单 的衰弱引起全区工业衰弱
沈阳——机械工业; 抚顺——石化、装备制造工业; 本溪——钢铁工业;鞍山——钢铁工业; 辽阳——化学工业, 大连——造船工业、石油化工。
(1)区位优势 A. 煤、铁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以辽河为水源; D. 接近消费市场; E.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2)面临的问题 A. 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B. 水资源严重不足; C. 环境污染严重。 辽中南工业基地 (3)采取的措施 A.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 D. 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E. 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严 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 的排放,并建立完善的废 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
2、主要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 3、分布特征 以大型企业为主,分布高度集中
英国中部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辽中南重工业区 美国东北工业区 日本太平洋 沿岸工业带 这些传统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 程中曾经起着重要作用。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 尤其是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衰落。有些工业区 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 受瞩目的新星。
从海外进口瑞 典、俄罗斯等国的 铁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再经过莱茵河 运到鲁尔区。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发达的河运使之成为东、西欧往来的必 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 年 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 广泛使用,以及水电和核电事业的迅速发 煤 4 2 0.75 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 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 铁矿石 2 1.8 1.3 落的主要原因。炼钢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渐减少。 返回菜单
问题:据图描述鲁 项目 面积 人口 工业产值 尔区的大致位置。 数量 4595 570 (缺) 位于德国西部, 万 km2 处于莱茵河,鲁尔 比例 1.3% 9% 40%(曾经) 河和利伯河之间地 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返回主页
(1)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通过影响劳动力、 原料、交通和市场等其他因素影响鲁尔区; (2)科技进步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 门(电子工业、航天工业 ),对能源和原料 消耗少,附加值高,多为中小企业,生产 分散,组织方式多为中小批量定制,鲁尔 区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综合治理 整治措施 效益 ①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通 煤炭.钢铁工业部门数量 过合并扩大企业规模.发展 剧减,生产规模剧增,社 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 会经济结构比例较协调 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调整工业布局, 减少运费,少占土地,降九游娱乐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