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官方定制)最专业服务平台

行业新闻
《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5-03-09 12:17:20访问量:

  

《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图1)

  2023年2月10日,经市政府同意,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促进全市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43号)、《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20〕47号)和《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规划》,并完成了审批和发布程序。该《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5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35年。

  2020年3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43号)、2020年5月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20〕47号)文件下发后,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规划》。2021年8月,通过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技术审查,并征求了全市13家市直部门意见,根据征求意见,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2021年8月16日至9月15日,通过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门户网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修改意见建议。2021年9月,《规划》通过了市级初核及技术性审查,经市政府同意呈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批。2021年9月28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厅相关处室及专家对《规划》进行了审查。2022年10月,充分衔接《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并再次征求了全市13家市直部门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规划》,2022年11月8日,呈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审批。2022年11月19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进行了省级复审。2023年1月12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同意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复函》(鲁自然资函〔2023〕17号)。2023年2月10日,经市政府同意,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实施《规划》。

  九游娱乐官网

  截至2020年底,威海市已发现矿产资源 49 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3种,即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9种、水气矿产2种。威海市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色明显,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乳山市,铜、铅、钼及玻璃用砂、锆英石砂矿等主要分布在环翠区和荣成市,石墨分布于文登区、环翠区,花岗岩遍布全市,尤以荣成市域为主,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环翠区和文登区。

  新增重要矿产金大型矿产地1处。新增资源储量:金金属量27861千克(含伴生金)、蛇纹岩矿石量6886千吨。对威海宝泉汤等9处地热田进行了可行性勘查,估算了资源量。

  重要矿产金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比2015年分别提高5.91%、5.36%;地热、矿泉水及饰面石材开采回采率比2015年分别提高1.02%、0.50%、2.12%。重要矿产三率全部达标。

  《威海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实施以来,已完成 “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和2013年以来关停露天开采矿山治理122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272.52公顷。

  4.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方式,全面实行同一矿种矿业权出让登记同级管理。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等五个特色优势领域走在前列,争当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经济建设对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新要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对矿业开发提出更高要求。

  地热资源已探明的多为小型,需加快推动地热资源有效保护、科学勘查、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促进温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助推康养、旅游产业集群快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饰面用花岗岩虽品种较多,但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持续发展需要提前布局,既要把现有的优势品种抓好、做强,又要不断挖掘优势品种的潜力资源。金矿加大矿集区深部、外围找矿,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优势矿产后备资源保障,服务于“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全新建设。

  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必须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大力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矿业绿色发展要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推广资源节约型、集约型开发利用新模式、新技术,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矿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稳定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减排,提升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置与综合利用水平,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到2025年,加强海洋地质工作,开展威海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建设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多金属矿和金矿调查评价,开展干热岩资源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新突破;实施矿产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市矿产开发年开发总量和采矿权数量控制在合理区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矿产资源利用率,提升共伴生矿、废石、尾矿等综合利用水平,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规划建设,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监督管理体制,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机制。

  到2035年,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布局和矿业结构更加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达到先进水平。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更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规范化。绿色、安全、创新、协调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规划》包括总则、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翠区规划专篇、规划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概述了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介绍了“十三五”以来,我市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从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威海市矿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结合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矿产资源管理实际,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资源保障、助推经济,优化结构、管配资源,共享发展、惠民利民的基本原则。目标包括规划目标、展望目标。主要预期性目标:到2025年,全市固体矿山总数控制在40个以内,新增大中型矿产地1处,全市矿产年开发总量控制在4500万吨以内,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比例不低于70%。

  第三部分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根据我市矿产资源禀赋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规模开发、集约利用”的原则,规划重点发展区域3个,即地热资源区、金矿资源区、饰面石材资源区。根据国家、省和威海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集中度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确定国家规划矿区1处、重点勘查区1处、重点开采区6处、重点调查评价区2处、勘查规划区块12个(主要是金、海砂、地热、矿泉水)、开采规划区块50个(主要是石墨、金、地热、矿泉水、饰面用花岗岩、玻璃用砂),规范砂石资源开发利用。

  九游娱乐官网

  第四部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包括合理确定开发强度、优化开发利用结构、严格规划准入管理。“十四五”期间,新建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安山岩、石墨、玻璃用砂等矿山规模必须达到大型以上;新建铁、金、建筑用砂等矿山规模必须达到中型以上。

  第五部分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保护。包括绿色矿山建设、矿区生态保护修复、健全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机制。

  第六部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现状评价、规划环境协调性分析、规划环境影响分析、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的合理性、规划准入条件的有效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七部分环翠区规划专篇。环翠区可供开发的矿产种类少,开发的矿产为地热、矿泉水,产业较为简单,按照要求,安排专门章节对未开展规划的区县矿业活动进行计划安排。主要内容包括环翠区勘查开采保护现状、2025年规划目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

  第八部分规划保障措施。包括加强领导、确定目标,考评结合、实施评估,监督检查、公众参与,加强宣传、科技管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