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地质总师彭光荣介绍,该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这是我国海上勘探程度最高的凹陷之一,建有惠州、西江两大油田群,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累计生产油气1.68亿吨油当量,所开采的油藏集中于中浅层。惠州19-6油田的勘探发现,展示了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巨大的勘探潜力。
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通常把埋深超过3500米地层称为深层,超过4500米的地层称为超深层。
彭光荣表示,海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面临高温、高压和复杂流体带来的多重挑战。我们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不断解放思想,攻克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制、深部油气保存机理等世界级理论技术难题,创建复合陆缘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理论技术是有新发现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新增油气储量主要来源于深层。相比中浅层,深层具有温度高、压力大、油气成熟度高和近源成藏等特点,更利于天然气及轻质油的生成。同时,资源量丰富、勘探程度低,是未来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重要接替区。
但是,由于深海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和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一般来说,海水深度大于300米以上为深水,大于1500米以上为超深水。此前全球深水油气勘探一直被少数国际大石油公司垄断。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于水深小于300米的浅海。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勘探开发的超深水大气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超深水时代”。 今年1月,中国海油宣布, “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3月初,中国海油再次表示,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这是我国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该油气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探井钻遇油气层283米,完钻井深约4840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天然气约37万立方米,日产原油约102吨,成为北部湾盆地首个花岗岩潜山油气勘探发现。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院长范彩伟介绍,涠西南凹陷是北部湾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凹陷,开展花岗岩潜山成山、成储、成藏研究攻关,有望实现勘探突破。
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我国从1993年重新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50%以上,确保油气资源安全稳定供应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点。
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周心怀表示,这已是中国海油连续两年发现亿吨级油田,为海洋油气持续增产打造了新的增长极。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